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科普 >编读往来

精神康复广角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010-62723860  / 82801936

dyb@pkuh6.cn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编读往来

丧子心理疗愈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精神家园的大夫您好:

我是一位父亲,几个月前我们唯一的孩子因意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花一样的年纪,太多的美好他都还没有来得及去经历,每回想到这里,我的心依旧很痛。这几个月我们度日如年,万念俱灰,我有时都觉得活不下去。我只能压抑自己不去想,埋头工作,但也不知道继续工作是为了什么。我的爱人更是没有办法走出来,整个人很恍惚,常常不说话不吃饭,待在孩子的房间里以泪洗面,甚至说要去寻短见。我担心她的精神状态,但又劝不动她去医院看病,朋友推送《精神家园》的文章给我,推荐我可以写信咨询。我想问,我爱人这种情况是受刺激后的正常反应还是抑郁症?我们该如何走出来?

王某

王先生您好:

感谢您的来信。听到您的遭遇我的心情也很沉重。我曾看到一个失去孩子的父亲写道“失去孩子的痛,就像你把每天欣赏这个美丽世界的眼球突然无麻醉地摘去了,就像把你每天行动自如的肢体突然截去了。不,那比这一切的累加还要痛得多,它们实际上没有可比性。”可见,对于父母来说,失去自己心爱的孩子,都是人生中最悲伤的、最惨痛的经历。

每一个生命和每一个丧失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丧失子女的父母的悲哀又与丧失其他亲人的悲伤不同。虽然人们会对父母的去世感到极其悲哀,但大多数人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父母的去世,因为父母在子女之前去世是一种自然现象。然而,孩子先于父母去世,这种与自然法则不相符合的现象,是对人类生存秩序本能巨大的打击。丧子后哀伤是无法避免的,但也是需要处理的。

来信中您描述您爱人“整日以泪洗面、恍惚,不和人说话”等等表现,我想有可能是哀伤的反应。丧失子女的父母会表现出不同的哀伤反应。研究者们把这些哀伤反应归纳为情感,认知,行为,生理,人际关系和精神层面六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出现类似于极度悲伤、失眠、肠胃功能紊乱、体重下降、回避与人接触、情绪不稳等表现。

失去子女后,父母感受到巨大哀伤是正常的。在哀伤过程中,有的人可以“走出来”。“走出来”并非意味着父母忘记了自己的孩子,也不意味着不会感到哀伤。它是指父母带着对孩子爱和回忆继续生活,没有被哀伤吞噬,用积极与健康的态度与方式去应对哀伤,找到新的生命意义,并适应新生活的新常态。这样的哀伤过程属于正常哀伤过程。也有人走不出来,哀伤挥之不去,使他们痛不欲生,无法正常生活或工作。如果他们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态下,正常哀伤就很有可能会转变为病理性哀伤。

我们可以简单从哀伤反应的时间上来区分。在父母失去孩子后的最早期,不论出现多么严重的哀伤反应通常都是正常的。一般来说,正常哀伤反应随着时间流逝会渐渐减轻;而病理性哀伤则不会减轻,甚至会变得更为严重,并且对人的生理、心理以及正常的社会功能造成巨大损伤,就是说病理性哀伤使人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做家务、与人交往和处理日常生活事务。但到底多长时间是区别两者的临界点,目前学者们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必要时请前往专业的精神心理机构,请医生进行诊断、鉴别和治疗。

您询问该如何走出来?这里给您几个建议:

1.与逝者建立健康的持续性联结。比如,和逝去的孩子交流是许多丧子父母会做的事,在想念孩子的时候,交流可以带来安慰。丧子父母可以和孩子有声或在心里说话,写信或写纪念文章等。可以选择孩子会为你感到骄傲的方式生活,丧子父母可以想一想做哪些事情你的孩子会为你感到骄傲和高兴。丧子父母通过做这些事去感到安慰。

2.寻找“同命人”群体的帮助。通过和自己有同样经历的人的联结和沟通,丧子父母更容易接受自己。这个群体中没有歧视、论断和无意义的建议。在那里相信丧子父母可以获得理解、同情、聆听和认可。

3.适当的丧葬。如果是对于刚刚丧失孩子的父母来说,办好丧葬也很关键。现在哀伤心理学者鼓励为逝去的孩子办好丧葬,因为这有助于父母的哀伤平复。办好丧葬能让生者承认和接受死亡的现实,并能让其宣泄痛苦和哀伤。人们在葬礼上分享的记忆可能是丧子父母以前从未听过的故事,这可让父母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孩子的宝贵记忆。在葬礼中,他人对哀伤父母的安慰是极其重要的精神安抚,可以使他们减少孤独感,也有助于丧子父母在今后获得社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死亡可以带走肉体,但带不走血脉相连的爱。只要有爱,只要你活着,孩子就永远活在你的心中。

最后以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写的诗来结尾,愿您的家庭能顺利走出哀伤:

你能原谅我吗?我还活在世上

在这尘世之旅,你不能与我为伴

那么,你能否永居我的心间,为我祝福。

陈彩丽 医生

本文由姜思思编辑校对。

 

参考:《哀伤理论与实务:丧子家庭心理疗愈》.王建平 [美]刘新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