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科普 >康复故事

精神康复广角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010-62723860  / 82801936

dyb@pkuh6.cn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康复故事

精神病人眼中的世界,世界眼中的精神病人

来源: 作者:阿绿儿
浏览次数:

在精神病人眼中,世界是美好的、充满希望的,但有时也仍然是歧视不公的。现在精神疾病的治疗手段多样,医生可以有的放矢的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药物,心理治疗耐心引导,让我们对康复充满信心,去迎接更美好的未来。我们长年主动遵医嘱按时按量吃药打针,并且把药物做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悦纳,服药成为我们每天的必修课,自己正常些、再正常些。即使我们康复良好也还是存在一些残余症状以及心里的弱点,这不得不承认。

我们在康复稳定期是非常善良的,我们连说一句谎话都会觉得心里难过。我们会很在意别人的感受,为别人着想,包容别人。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够自食其力,可经常事与愿违,影响我们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药物的副作用。即使康复良好,我们受到的歧视也是不得不提的。

当我们被打上精神病人这个烙印之后,歧视接踵而至。歧视可能源于微薄的经济收入,可能源于我们社会功能不良,也可能即使很正常,但因为别人眼中固有的挥之不去的形象。而我们在大夫的带领下也正在以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别人眼中的精神病人的形象。我们也有自尊心,我们也有人的感情,也希望得到肯定和支持,可能比起正常人我们更需要不断的肯定和支持,帮助我们进步而走出症状的阴霾,正常的生活。

世界眼中的精神病人,不同的人对精神病人的态度迥异,有的尊重友好,有的恶语歧视。有一次,我们几个病友在花园闲聊,我说着自己15岁就罹患精神分裂症,坚持服药一直求学至大学毕业,和好朋友们一起来公园健走,锻炼身体,有一位阿姨在旁边听着,当我们注意到她在听着的时候,她也有些尴尬,于是她走过来,说了 一句,您康复得真好!一个您字感动了我们几个人,于是我们和她攀谈起来。

可是,这个世界上也有我们不得不忍耐的歧视。也许有人仍旧认为精神病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病人就是疯子,生活懒散、衣着邋遢、不讲卫生、眼神呆滞,甚至行凶伤人,有的人甚至这么说,“我就是歧视你了,怎么着吧!” 其实这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随着大家对疾病的了解增加,大部分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只要吃对药,吃够剂量,稳定一年半载,大部分患者就会趋于正常。比起正常人,我们可能更脆弱些,需要更多的关心和鼓励,而一句伤人的话可能让我们心里难受很久很久。在

大多数人看来我们与普通人一样,是可以被关心被帮助的正常人。比如我的残疾人一卡通丢在了菜市场,工作人员会帮助我保管好,等到我下次光临的时候他们还给我,很热情。我们去公园游玩或是乘坐公交车,工作人员知道我们使用的是残疾证,仍旧非常礼貌地对待我们。这个社会接纳了我们。偶尔我们会抱怨家人的不理解,家人可能会抱怨我们懒惰,而这个懒惰可能是由于长年服药造成的影响体力的副作用,也可能是常年的无所事事造成的后果。而家人能做的不是抱怨而是带着我们去锻炼,让我们二次成长。而家人的关爱照顾,和鼓励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时光荏苒,我罹患精神分裂症已经二十多年了。从对这个病一无所知,到现在已经看过多部精神科专业书籍。在书中汲取力量,强大自己,学会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的精神疾病和他人的态度。我也有自己的小圈子,有自己的好朋友,可以常常出去一起玩,也有时吐槽着自己的烦恼。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们可以免费服药,可以去温馨家园康复,可以有经济上的政策补贴,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自己作为精神病人可以去帮助其他同病相怜的精神病人,大家在一起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己,更好地康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付出努力,用自己的真诚和汗水去工作在经济上有收入,我们就是值得肯定的。即使暂时没有工作,努力做一个快乐着并有价值的人,自立自强,我们的生活也会充满希望并值得我们去享受新的每一天。

 

本文由廖金敏编辑校对。